2023年千村调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预调研顺利开展

发布者:曾庆丰发布时间:2023-04-24浏览次数:142

 我校2023年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千村调查即将开始。数字经济系崔丽丽教授作为我校千村调查项目组成员,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许庆和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儒勇等一行10人前往延安于2023419-421日开展预调研活动。此次于调研活动在当前全党大兴调研之风的背景下展开,选择革命的发源地延安市为预调研基地。延安是革命老区,同时又是典型的脱贫地区。针对延安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与治理研究更具意义。




Part.01

走村入户,倾听民情民声

419-20日,项目组先后前往安塞区龙石头村、宝塔区万庄村、延川县太相寺村以及黄陵县葡萄寨村等村庄,与基层干部座谈听取村情介绍,入户与农民做访谈、拉家常,详细了解延安农村的产业发展与数字技术运用、土地利用、乡村数字治理等情况。同时针对2023年度千村调查展开预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心倾听群众诉求,认真收集意见建议。通过访谈,发现了问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修改和完善正式调研问卷提供了基础和思路。


    


    



Part.02

进园入企,读懂数字赋能

 进园区、入企业,是了解区县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420日,项目组一行前往洛川县苹果(电商)产业园、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黄陵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参观调研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洛川县与黄陵县的农业生产以苹果为主,具备从土地流转、生产指导、智慧车间到电商直播销售等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数字技术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治理、企业经营、农民种养等环节。延安市虽然地处西北,但多个区县的数字技术运用已具备基本框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支重要力量。


    


    



Part.03

读史巡礼,踏寻红色之旅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继续传承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和优良传统,同时也为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19日下午,项目组师生一行赴红色教育基地梁家河村,重走劳动山路、踏寻知青足迹,先后参观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梁家河知青井、知青坝、村委会、沼气池旧址、知青旧居等,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师生们体会到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感受到了共产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和在艰苦环境下创造伟业的惊人之举;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时刻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农村基层;作为一名学术研究人员,也应当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Part.04

寻根思源,传承民族文化

421日上午,项目组来到本次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黄帝陵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寻根黄帝文化、探访人文初祖。黄帝陵区山环水抱,古朴庄严,气势非凡。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维系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纽带。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陵区内,毛泽东同志的《祭黄帝陵文》更是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随着参观的脚步,项目组师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并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传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员教育课。



2008年我校启动“千村调查”,迄今已经连续实施15年,2万多人次学生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基于千村调查形成的成果得到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等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查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2023年我校的千村调查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数字经济系教学科研队伍积极参与调研问卷的拟定工作,同时在此次预调研安排中强调增加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园区、及智慧农业情况的调研内容,可以多维度、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对农村产业的赋能情况。后续,数字经济系拟重点围绕数字乡村治理、农民数字素养两个方面开展专题性研究,为数字中国及地方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建议。